墨离尘

第 167 章 地理历史农业5 (第11/20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墨离尘】地址:appappapp.net

发达?发达到何种地步?

关中粟麦藏于百姓,天下富庶无如陇右,甚至因粮食收获过多,以至于甘肃、庆阳一带出现小麦无处可卖现象。

没办法,大丰收,粮食价贱】

秦始皇&刘彻等人瞬间起身:水稻再生?

后人说这个,朕命你说水稻再生!

天佑大唐!

后人说的画面杜如晦等人根本不敢想,粮食多到卖不出去,多让震撼的画面?

天佑大唐啊!

长孙无忌&李靖等人齐齐躬身道贺:“大唐无饥忧矣,臣等为陛下贺,为大唐贺!”

李世民强按下心中剧烈的情绪,告诫自己切莫得意:别忘安史之乱呐

先前后人可是讲过,气候干翻了吐蕃,也让大唐走向灭亡啊。

秦始皇&刘彻&朱元璋:酸,心中酸,口中酸,眼里也酸,浑身都酸,他们也想要暖期粮丰收!

民间

无数百姓驻足听天幕讲唐朝丰足的粮食,真好啊!粮食多得卖不出去,有那么多粮食在,大唐肯定能吃得饱饱的吧?

他们要是唐人该多好?可以知道吃饱是什么滋味。

而唐朝百姓则欢呼起来:好耶,他们在历代中最幸福,不受饥饿之苦。

唐后期的百姓则是默默流泪:恨不能重返贞观时。

但返不了啊!如今天下大乱他们该何去何从?

望着‘粮食不值钱’几字,杜甫跪地大哭:“开元全盛小邑犹藏万家室,稻米流脂粟米白,为何如此,如何如此啊!”

数年前仓廪丰实,如今却变成万方哀嗷嗷,天绝大唐,天绝大唐啊!

【气候使大唐粮食丰足,也使周边牧族强大起来,如吐蕃南诏等地的快速发展,其军事力量能与唐对持不让。

唐朝与周边各族从唐初一直交手到唐末,最后归入历史长河。

唐朝历史转折在安史之乱,气候转折在安史之前。

事实是气候变化在唐玄宗时期就初现端倪,天宝十年唐皇宫橘树结果一百五十颗,唐朝官僚上表祝贺,唐玄宗亲自下诏答贺,橘树结果被唐视为祥瑞。

橘树祥瑞只是气候变暖波动,在天宝三年时大唐就更改秋粮税制:每载庸调八月征...今延至九月三十日为限。

说明从天宝年间起,气候与唐初相比,粮食秋熟期提前了30天。

而橘树结果只是在持续冷天气中,短暂回暖次年气温有一路往下奔去。

到安史之乱爆发时,蜀中初霜竟提前54天,可见当时气候相当寒冷】

李隆基咬牙:他不信,他不信天象在他在位期间有变?

如果真有变岂不说明上帝不满他为君?

是的,在无数人看来,即便天目再怎么划分温带、热带、亚带,在他们眼中就是昊天上帝怒罚人间结果。

否则怎么解释气候有变天下就开始动乱?

什么科技、气流,他们不听!

太过强烈的反对想法,让房进又看到一条弹幕: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唐朝变暖?

房进摸了摸头,他遇上扛精了?

想了想还是好生解释:【唐朝气温温暖的证据很多,如梅树的种植区域。

众所周知梅树主要生长在温带,在年均温15℃-23℃中长得最好,现在梅树大多栽培在南方,现在种植北方的是培育出的抗寒品种】

【从李百药、张九龄、唐太宗等人的诗句中可看出,长安宫苑种有梅树,什么‘梅香欲待歌前落,兰气发过酒上春’等等,皆能作为物候证据。

简单讲:长安栽种梅花,说明长安一带年均温度在15°以上,怎么不算暖期?】

李世民&李百药&张九龄等人:原来我等的诗句还有这用处?

不过朕/我做过这诗?

刚刚写下‘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’的卢藏:天幕说的梅香诗句怎么跟他写的一模一样?

不对,你们后人抽丝剥茧太过吧?

从朝廷政令推农耕时节,又从诗句推大唐气候?

他想得没错,大唐变暖证据之一,中叶前的唐诗咏寒者甚少,中叶后唐诗中咏雪者渐多,因此唐诗也是气候变迁佐证之一。

【到北宋时期苏轼在‘杏’诗中写道:‘关中幸无梅,赖汝充鼎和,’表明梅树种植已从关中开始转移。

转移到哪?

开封!】

【宋朝气候偏干,但是...】

赵匡胤&赵光义&赵?等宋帝齐齐一振:来了!

听到后人语气不明,宋朝君民心瞬间提起:他们宋朝怎么了?

黄河泛滥他们知道,但...其他应该还好吧?

忐忑间就听到神迹吐出答案:【自宋起各种天灾及衍生灾害多了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压制[GB] 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穿成白月光和死对头网恋了 落崖三载后 侯门妇惨死下堂,重生后大杀四方 农家女的山村日常 梦见冬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