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离尘

第 93 章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墨离尘】地址:appappapp.net

中分长街往与来, 半落余晖暮染秋。

乔时为从南宫门出来,手牵缰绳,慢步归家。

四部谏言, 官家点头, 乔时为如释重负。

路过闹市,重温京都的攘来熙往, 对比巡河的所见所闻, 乔时为恍惚有种“仙人一俯仰,世上已千年”的错觉。

为何主动把巡河想到的良策送给四部,把功劳往外推?

因为祖父说“当官如执秤,欲常得, 需常舍”,引导乔时为想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要让众人不掀桌,自己才有机会坐上牌桌。

一个受益于后世见识、跳出了儒家善恶忠奸的穿越者,其实很容易给自己镀上一层光芒, 陷入误区, 仿佛只要抛出一个领先于时代的计策, 朝廷便会受用无穷,百姓便能获益匪浅, 世人便愿奉为至理。

事实当真如此吗?那一夜, 乔时为翻阅了史书。

赵武灵王为了强军扩土,下令易胡服、改兵制、习骑射,史称“胡服骑射”, 此非良策乎?可此举挑战了固有的礼法秩序,他自己惨遭礼乐崩坏反噬, 一代将雄饿死沙丘。

秦一统天下后, 欲以郡县制推翻分封制, 却反被推翻,二世而亡。

历经漫长的削藩周旋,直到汉武帝祭出推恩令,诸侯势力越分越小,郡县制才得以真正尘埃落定。

田归公有,人均授田,防范土地兼并,此策好不好?可事实是,经王莽的一番操作,汉书记载“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”、“天下户口减半”,自诩自封“儒家圣人”只存在王莽的自我幻想下。

更为可笑的是,那些曾满口仁政的豪门儒生倒打一靶说:“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,然后治乃可平。”——没触及自己利益时,高呼君主要仁政;一旦侵害到自己,还是买田卖田好呀,这样才能保太平。

史书里的一页页,一句句,都在告诉乔时为别着急。

不要局限于“想到”,更不要计较“想到的良策”,因为穿越者之所以能想到,是因为史书里早有人想到。

也不要妄求千古功绩,百世流芳,因为所有的理想主义都需要屈服于做到。

乔时为牵着马继续往前走,过了州桥明月,又过大相国寺。

汴河大街青砖马蹄响,金黄的槐树夹道参差。

袅袅秋风来,衣袂飘摆,黄叶落满身,一拂拂不尽。这一片片槐树叶,好似化作黄蝶,一路浸在风里,从小吴村跟到京都。

此时此刻,乔时为终于迈过心里那道坎,与之道别:“迟老丈,回罢。”

街旁的蜜饯铺飘出麦芽糖的清甜香,乔时为闻到了,顿觉远不如小吴村民熬出的香醇。这令乔时为想起了不喝酒却腰间别着一馕酒的郑埽使,想起村民相拥送行,纷纷抛掷甜头。

算一算时日,郑埽使已经回到妻儿身边、享受团圆之乐了罢?

乔时为猜想,闲下来的郑埽使会如思念亲人一般,时不时惦记着值守十余年的小吴村埽所。

令郑埽使毅然离去的,兴许不止对妻儿的愧疚,还有长年累月的劳而无功,拨不开迷雾,见不到前程。

乔时为尊重郑埽使离职归乡的决定,但他见不得“封堵迟王何段”的功绩不明不白落到知县的头上。

“村民送甜头好呀,今朝送君一怀甜,来日莫惧北风寒。”乔时为自言道。

……

回到家中,娘亲正与吴嬷嬷商量着明日的宴席。

“秋日鲙美菰香,少不得要烹上一锅鱼羹,只是鱼羹遇冷易腥,而周先生又是个健谈的……这样罢,咱备一个小炉子,用银霜炭供着鱼羹。”

“汴京燠鸭味道是好的,然老爷子与周先生推杯畅饮,这菜实在不便下筷,还是换一道下酒菜好。”

娘亲一如继往做事细致,考虑周全。

四哥已满二十,家人欲为他冠礼表字,经占卜问吉,冠礼定在了明日。

表字始于周朝,冠礼步骤异常繁琐、庄重,礼节上讲究三加、三醮、三祝,表字则讲究字说、字序、字解。只不过几经朝代更迭,冠礼表字不再是名门望族的专属,已简化许多。

到了大梁朝,时人更在意的是通过表字,表达对晚辈的德行训诫、勉励祝福。虚礼则在其次。

乔家并未大操大办,而是将精力放在招待正宾上,略表对周老先生栽培多年的敬意。

乔时为稍作掇拾,换了一身衣裳,亦投入了忙碌中。

路过四哥房间书房时,乔时为往里瞅了一眼,冠礼表字的正主,此时还未归家。

……

临近离别,且一别至少三年,正处情浓的乔见川、裴良玉难免抓紧时间相约出游。

或蹴鞠,或打马球,或爬山赏红枫。

这一日,则是去了庙里烧香许愿。上香请卦得了上上签,准备归去时,乔见川眼尖,看到庙宇后院种有一株冬枣树。

秋晚霜、冬初雪,冻得枣儿甜,粒粒全赤似红玉,压枝一簇簇。

乔见川看时辰还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穿成女屠夫后,全村去逃荒 超推理黑猫缠上了安室先生 身为真酒的我被假酒一手带大 召神 都市:从大专开始当校长! 潜规则[穿书] 慕云